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近期,国际能源署(IEA)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阐述,全球电池市场正经历迅速扩张,这一趋势归因于需求的急剧攀升与价格的持续下探。
据IEA提供的数据,至2024年,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实现了25%的增长,总量达到了1700万辆,与此同时,该年度对电池的需求量也历史性地跨越了1TWh大关。此外,全球范围内的电池生产能力也达到了3TWh的水平。值得注意的是,若当前所有已宣布的电池建设项目均能如期完成,预计未来五年内,全球的电池产能还将实现翻倍增长,达到原先的三倍规模。
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以年均40%的速度迅猛增长之际,“零排放”的标签下隐藏着一个不为人注意的事实:动力电池的平均使用寿命仅为5至8年。这一现状预示着,2023年全球超过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背后,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退役电池处理挑战。预计到2030年,全球范围内待回收的锂电池总量将突破1483GWh,这相当于堆砌起相当于2.5个三峡水库体积的电池墙,从而开辟了一个价值千亿级的新竞争领域。
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的调研结果,截至该年度,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正规回收比率尚不足25%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2025年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指出,电池回收行业的涌入者往往重视回收而忽视环保,导致环境事故频发,亟需强化法治监管。
针对电池回收领域的现存问题,全国人大代表、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2025年全国两会前夕建议,应加速制定专项法规与标准,优化产业规划及产能布局,并加强监管以促进规范运营。同时,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强调,鉴于当前电池原材料价格低迷,回收业务难以单纯依靠市场盈利,需结合法治监管、技术创新及国际市场发展,以保障电池回收产业的健康发展。
2024年2月18日,《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》正式生效,该法规针对在欧盟境内生产及进口的电池,设定了明确的回收效率目标:至2025年,铅酸电池回收率需达75%,锂电池65%,镍铬电池80%,其他类型电池50%;至2030年,铅酸电池回收率需提升至80%,锂电池70%。
相比之下,我国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显不足,主要依赖于宽泛且基础的环境保护类综合法律。然而,政策法规的完善步伐正在加快。2024年12月24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》,旨在规范废旧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行为,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。随后,2025年2月21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》,标志着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步入规范化、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。
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“退役潮”的临近,加强动力电池回收的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。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,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一环。
(来源:源理科技)
声明:本文为公开渠道发表的文章,仅用于交流和学习,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。010-58892027
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
【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