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市场关于电池金属供应的担忧正在加剧。继刚果(金)暂停钴出口引发震动后,另一关键金属镍也面临主要供应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政策收紧。这可能进一步扰乱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稳定。
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,供应量约占全球六成。2025年以来,该国不断释放出一系列加强镍资源管控的信号。今年1月,印尼镍矿商协会(APNI)曾宣布批准了2.985亿湿吨的镍矿开采配额,该规模高于去年及市场预期。然而,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于2月介入审查,并暗示将缩减配额。官方表示,此举旨在保护有限的高品位镍矿,防止资源过快枯竭。3月中旬,收紧信号进一步明确,并具体体现为一系列财政及定价机制的调整。
印尼作为全球镍资源的 “巨擘”,其政策调整对镍市场冲击巨大。印尼计划大幅上调镍矿特许权使用费,将镍矿税率从 10% 上调至 14%-19%。一旦实施,在印尼运营的矿企成本将大幅增加,进而推动镍矿价格上升,下游冶炼厂采购成本也将水涨船高。
与此同时,印尼对金属矿产基准价格(HPM)计算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,更新频率从每月一次改为每月两次。这一举措旨在让基于 HPM 计算的特许权使用费和税收能更及时地反映国际镍价波动,确保政府在镍价上涨时获得更多财政收益。受供应收紧预期和政府挺价意愿的双重影响,截至 3 月 24 日,印尼主流镍矿价格持续攀升。今年一季度,三元前驱体材料电池级硫酸镍已出现约 5000 吨的供需缺口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印尼的影响力不止于镍。该国也是重要的钴生产国,钴通常作为镍矿开采的副产品,两者常被加工成中间品氢氧化镍钴(MHP),是生产电池级硫酸镍和硫酸钴的关键原料。市场观察人士指出,锂、钴、镍等关键金属价格近年因新能源汽车需求激增而剧烈波动。这催生了资源国的“资源民族主义”情绪。资源国家希望抓住市场机遇,发展本国经济,并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。
(来源:高工锂电)
声明:本文为公开渠道发表的文章,仅用于交流和学习,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。010-58892027
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
【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