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2025年1-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为6.35亿个,同比增长12.9%;2025年1-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为97.22亿美元,同比增加11.4%,出口总体态势良好。
据分析,由于企业可能在节前集中完成订单,春节假期导致生产与出口节奏放缓,进而影响出口环比表现。出口“量增价减”趋势延续,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,企业可能通过降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。2024年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行,传导至出口价格存在滞后性,企业可能通过降价清库存或提前锁定低价订单,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。
美国仍是我国锂离子电池第一大出口市场,2025年1至2月,我国向美国出口锂离子电池的金额达20.28亿美元,与去年同期相比,实现了6.2%的增长,在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里,占比22.5%。德国紧随其后,维持第二大出口市场的位置,出口金额为17.48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3.3%,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的18%。值得注意的是,越南取代韩国,成为2025年1-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第三大出口市场,出口金额攀升至5.57亿美元,同比增长14.2%,占比达5.7%。
从国内货源地来看,2025年1至2月,福建省凭借27.84亿美元的出口金额,继续稳坐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大省的头把交椅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出口金额增长了15.6%,在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为28.6%;出口数量也达到5366.5万个,同比增长18.9%。广东省位列第二,出口金额21.89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4.9%,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的22.5%,出口数量为20823.90万个,同比增幅9%。江苏省则排名第三,出口额为13.6亿美元,虽然相较去年同期下滑了9.1%,但仍占据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14%的份额,出口数量为11889.84万个,同比增长8.4%。这三省的锂离子电池出口额合计,在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到65.1%。
2025年1至2月,在出口金额增长方面,安徽省、湖南省、湖北省表现突出,出口额分别大幅增长228%、173.4%和154.6%。而在出口数量增长上,广西壮族自治区、上海市和湖北省位列前三,出口数量分别增长125.2%、57.7%和24.7%。
(来源: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)
声明:本文为公开渠道发表的文章,仅用于交流和学习,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。010-58892027
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
【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