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动态 > 资讯: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在云南投产
最新动态
资讯: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在云南投产
2025-05-292

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

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


    日,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——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在云南投产,这是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。储能站占地面积约50亩,装机容量达到400兆瓦时,每年可调节电量5.8亿度,其中绿电占比高达98%。
图片

该储能站于202410月开工建设,今年3月全容量并网运行,现按要求完成检测试验正式投产,将服务云南30多个风电和光伏电站。电站的投产创下了研制应用“全球首套构网型钠离子储能系统”“全球最大单机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”等多项世界“第一”。

目前,我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中,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高达97%,钠离子电池储能不到1%。与锂离子电池相比,钠离子电池不仅具备循环寿命可达2万次以上、耐受环境温差45摄氏度稳定运行等多方面性能优势,还拥有来源广泛、储量丰富、价格低廉的光明推广前景。当前,我国钠离子电池储能正处于起步发展迈向成熟应用的关键阶段,在实现规模化应用前的单位瓦时成本仍高于锂离子电池。

建设锂钠混合储能站,能够在不大幅增加储能电站建设成本的前提下,提高电站适应负荷波动的调节能力。相对于纯锂储能站,调节功能更强;相对于纯钠储能站,经济效益更优。当前我国钠电储能技术加快取得突破,技术研发的系列成果需要以锂钠混合的方式来落地应用和实证检验。“把锂电池和钠电池放在同一个储能场景下对比,能够帮助我们从定性到定量地分析钠电储能的运行特征,加快促进钠电储能技术的迭代升级。

此次投产的储能电站,将锂电池和钠电池的储能优势“一站整合”,进一步拓展了我国钠离子电池储能的应用场景,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链加快发展。这套构网型钠电系统可以根据新能源接入的情况灵活调整充放模式,从而平衡新能源的波动性。可以进一步应用在我国西藏、新疆、甘肃、宁夏等新能源高占比地区,助力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的电量稳定送出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指出,我国钠电储能技术的研究力度持续加大,从单一的电池技术攻关向储能系统集成、功能场景完善、安全策略提升等多个领域覆盖。随着应用空间的不断拓宽,钠电储能将加快实现对锂电储能的功能互补和技术替代。预计未来3年5年,钠电池将进入规模化出货阶段,出货量有望超过百吉瓦时。

不过,在我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中,锂离子电池仍旧占据主导地位,市场占比超97%,钠离子电池占比较低。目前锂电价格的持续下滑,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。只有当锂电产能有效出清后,钠离子电池才有望真正迎来规模化发展。






(来源:中国电子报)


声明:本文为公开渠道发表的文章,仅用于交流和学习,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。010-58892027


图片

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

扫描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

【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】
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