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与资源约束的加剧,中国危废处置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。传统以焚烧、填埋为主的“无害化”处理模式逐渐面临成本高企、利润压缩的困境,而“资源化”转型则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方向。
特别是近年来,中国环保政策正逐步从末端治理转向绿色、低碳、循环领域。在此背景下,东江环保深入践行广晟控股集团FAITH经营理念,推动危废处置主业向资源化利用转型,并将其作为应对市场竞争、推进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,交出了一份资源循环领域的“发展成绩单”。
发展成绩一:资源化铜盐产品远销海外
立足“深耕湾区、辐射全国”的战略蓝图,东江环保在全国14个省份布局建设了40余个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基地,通过“前端回收、中端处理、后端增值”的产业链条,形成了“减量化、再利用、资源化”的资源循环闭环生态。
▲图为宝安东江资源化利用基地
其中,作为国内规模排名前列的含铜废液处理基地,东江环保旗下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宝安东江资源化利用基地,基于危废处置领域20余年技术沉淀,率先实现了含铜蚀刻废液中有价铜的100%回收,年产出再生铜盐产品近1.2万吨。
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,该基地建设有国内首条、全球第二条高端饲料添加产品α-碱式氯化铜生产线,该产品以“降本、高效、低污染”优势远销海外,获得多国专利认证,彰显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。
作为广东省第一批循环经济企业,该基地还先后被授予国家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重大示范工程、广东省专利试点企业、宝安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。
发展成绩二:解锁资源化应用多元场景
近年来,东江环保锚定“差异化、高端化”的资源化发展路线,在资源化铜盐产品创新研发方面持续突破技术边界、拓宽应用场景。
▲图为江门东江资源化利用基地
2024年,东江环保旗下位于广东省江门市的江门东江资源化利用基地,成功研发生产出满足烟花用Ⅰ级要求的烟花级氧化铜产品。该产品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实现了氧化铜颗粒的均匀稳定,可赋予烟花绚丽的蓝色火焰效果,已成为亮珠、响珠型烟花的重要材料,并将在2025年实现量产。
此外,该基地还积极向高附加值、高技术门槛的精细化工领域延伸,研发生产了首个精细化工自主品牌“江循”硝基漆稀释剂,进一步丰富了东江环保资源化产品矩阵及其应用领域,为涂料行业提供了绿色解决方案。
发展成绩三:产学研协同抢占新赛道
在江苏省昆山市千灯古镇旁,东江环保旗下企业昆山净化正在与高校、科研机构进行深度合作,聚焦纳米级铜盐产品研发组建了跨学科技术攻坚团队,并通过对纳米级铜盐车间设备升级与工艺革新,成功攻克了纳米级铜盐产品干燥环节的技术难题。
▲图为昆山净化基地
相较于工业级铜盐产品,纳米级铜盐产品具有高比表面积、强杀菌性、高效催化性能等特点,可有效节约使用成本、减少环境污染,在杀菌、化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
目前,纳米级铜盐产品已在昆山净化完成小试阶段,正在推进中试和量产准备工作。该产品实现产业化后,将进一步提升东江环保在高端材料领域的竞争力。
发展成绩四:激活“无限循环”新价值
东江环保在资源循环赛道的探索还不止于此。旗下企业清远新绿、嘉兴德达、仙桃绿怡依托“蚀刻液再生循环技术”,以PCB(印制线路板)行业产生的含铜蚀刻废液为原料,提炼的碱式氯化铜、无水氯化铜、五水硫酸铜等产品,可作为线路板生产原料得以再度利用,实现有限资源的无限循环。
▲图为厦门绿洲基地
旗下企业厦门绿洲通过对废旧家电进行深度拆解,提取的再生塑料已在生活用品、电子设备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循环应用,让“城市矿产”重获新生。
从铜盐产品的技术突破到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,东江环保用大量实践证明,资源循环不仅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,更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。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点,东江环保将以资源循环“国企先锋队”的姿态,重塑危废处置行业的价值边界,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。
(来源:东江环保)
声明:本文为公开渠道发表的文章,仅用于交流和学习,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。010-58892027
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
【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