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印发《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,为长三角未来三年工作重点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,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。
《行动计划》除了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,拓展城市合作广度和深度,推进苏州与上海深化一体化发展、嘉兴与上海全面接轨发展等之外,在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体系建设以及绿色低碳发展一体化方面,也有诸多新的举措。
在“协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”部分,共有20项重点任务,主要包括: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,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。支持低空经济发展,发展通用航空,加快布局低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、产品研发和制造。协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,联合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,联合发布长三角未来产品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。加快建设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、芜湖集群两个数据中心集群。加快推动G60科创走廊科创产业融合发展,加快建设G60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等。
在“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高层次协同开放”方面,共有22项重点任务,主要包括:制定实施浦东新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,建设高水平市场准入体系,试点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、生物燃料、甲醇等新型燃料加注业务。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“丝路电商”合作先行区辐射引领区,加大进博会与长三角各地展会的联动力度。支持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、生物医药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探索。成立长三角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促进会。鼓励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民营企业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参与度,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等。
在“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”方面,共有17项重点任务,主要包括:加强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。持续推进长江“十年禁渔”。加强长江口—杭州湾重点海域河口海湾协同治理,推进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。研究制定长三角“无废城市”区域共建联治方案,强化长三角固体废物联合监管。共建长三角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。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,建设低(零)碳园区、工厂。编制实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方案,加快打造千万千瓦级绿色储能基地、华东抽水蓄能基地。推动三省一市充电平台有效衔接和充电基础设施数据信息共享,打造区域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。探索建立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等。
在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引领下,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办公室还印发了《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2024年工作重点》。
其中,在“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”方面提出,首先要大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,在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的同时,持续推进重点地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,促进能源电力低碳转型,提高省间互济互保能力。其次是推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,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,推进海铁联运发展,提升水水中转比例,深化区域船舶和港口的污染防治和绿色化协作。第三是推进产业绿色发展,继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;通过绿色低碳供应链、绿色领军企业等的培育,提升行业绿色化发展水平。此外,将加快推动区域性排污权交易、绿色金融等制度创新,力争进一步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政策制度。
声明:本文为公开渠道发表的文章,仅用于交流和学习,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。010-58892027
扫描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
【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】